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開箱」標籤的文章

[Blogger 40/100] Panasonic LEICA DG SUMMILUX 15mm / F1.7 ASPH. 開箱

圖片
入手 25mm/F1.4 後,幾乎就變成 M43 機的機身蓋。 連 20mm 都退居幕後,跟 GF1 一塊躺在防潮箱養老。 等效 50mm 的視角、成像的品質色調都很滿意。 唯一的小問題是拍風景真的不夠廣。 另一個副作用則是,手再怎麼伸也很難兩人自拍。 就算勉強入鏡,也看不到是在啥地方。 所以~ 15mm/F1.7 就迷路到家裡來了。 Pana 一貫簡潔的包裝。 鏡頭、遮光罩、鏡頭袋 & 說明書。 這回非常有誠意的還附上了遮光罩蓋子。 第一顆 M43 的銀鏡。 鏡身及遮光罩都是金屬材質,這點比 25mm 好多了。 塑膠鏡身的質感真的是趕不上。 大眼睛坐遮光罩的姿勢一定要來一張。 遮光罩組合照。 總算不像是 25mm 那麼誇張。 和鏡身的比例平衡多了。 日本製造! 和銀色 GX1 很搭。 鏡身左側的按鍵是 AF/MF 實體切換鈕。 實體光圈環。 轉光圈環是身為大叔的一種浪漫~ 與 GF1+25mm 排排坐比一下。 立馬小了一號。  銀機+銀鏡,保護鏡當然要搭銀框。 遮光罩就位,完全渾然一體。 接下來,新的機身蓋就是妳啦。

[Blogger 39/100] Arduino Leonardo 初體驗

圖片
新板子入手! Arduino 是個開源的電子平台,很適合 Maker 們拿來自行打造各種的周邊應用。 相關的資源可以參考以下幾個網站: Arduino 官方網站 葉難的 Arduino 文章 Arduino 使用入門課程 因為是開源的計劃,所以可以找到各種不同的 provider。 不過為了安心,還是先挑了官方的 Leonardo 版本。 小巧玲瓏的包裝。

[Blogger 38/100]: Chemex Classic Coffeemaker CM-1C 經典咖啡壺, 與咖啡因共舞的化學燒杯

圖片
Chemex 木把手沖咖啡壺。 由柏林大學 Peter Schlumbohm 博士設計的這款 化學燒杯 咖啡壺; 歷久彌新的設計,1941 年至今與新產品相比仍毫不遜色。 像不像燒杯 + 錐形瓶 + 漏斗三位一體變身呢? 這是 3 人份的經典款,倆個人早上煮個對杯剛剛好。 MoMA 永久典藏的款式看起來像是手工吹製的 40oz.  CM-3 。 線條更加圓潤優美。 可惜太大了點~ 早些用 Hario V60 102 時,過大的濾杯沖起來反而礙手礙腳。 後來還是換回 101 嘟嘟好。 so, 等將來需要沖煮多人份時再來考慮吧。

[Blogger 35/100]: 無風扇極靜音樂伺服器二代目: 樹莓派 Raspberry Pi x Volumio 第一話, 開箱

圖片
Raspberry Pi x Volumio 開聲。 距離一代目的 Beagleboard xM 無風扇音樂伺服器,一晃眼就由 2012 到了 2014。 原本想記錄下 MPD 的架設方式; 您看看,Beagleboard xM 都盡忠職守的唱了三年歌了, 文章還是不見蹤影~ 所以人生啊,想做的事情還是要 here and now。 這回會起意要換掉 Beagleboard xM, 是因為心中敗家小惡魔又發作了... 是因為軟、硬體改朝換代,Beaglebaord xM 的支援社群已經開始不足了。 所以"不得不"考慮世代交替。 對,就是這個緣故!

[Blogger 34/100]: AirPort Time Capsule 開箱

圖片
雖然有各種秘技或 3rd party 的 NAS 方案~ 掙扎許久還是入手了。 全套 Mac 的整合環境將來可以省下許多寶貴的時間。 唯一的缺點就是得捧著小朋友納蘋果稅…

Blogger 15/100: Panasonic LEICA DG SUMMILUX 25mm F1.4 ASPH. 開箱

圖片
這回重新分配預算入手的 Panasonic LEICA DG SUMMILUX 25mm F1.4 ASPH.。 P 家一貫的風格,那個 Leica 字樣也不會打的大一點。 換家公司,非得把可樂標放上去不可吧? 說歸說,其實喜歡這般低調的設計。 拍照時不要太顯眼反而比較好。

Blogger 14/100: B+W 37mm UV-Haze MRC nano XS-Pro Digital Filter 開箱

圖片
Panasonic X14-42mm 的好朋友到了。 這搞怪的 37mm 規格,結果濾鏡貴三三一把的。 還是忍痛衝了!